实现校企“双元”育人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系列解读之七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明确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从“职教20条”可知,校企“双元”育人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校企合作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三是校企合作开展对职业学校育人质量评价。
我们学校主要通过现代学徒制和实习两个途径,实现校企“双元”育人。
一、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解决了制约职业教育发展诸多问题,如实习实训条件不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我们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县域内的东南汽修、建中汽车、吉通汽车、南洋汽修等企业商谈,实施现代学徒制。共同实施教育管理,安排学生赴厂实习,以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教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为其他专业教学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是学生的实习。实习是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由“学校人”平稳转变为“职业人”。为了保证学生实习的质量和实习工作的规范安全,学校广泛联系、筛选合格满意的实习单位。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时,站在学生的角度,争取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实习薪酬尽量与企业员工同工同酬,食宿方面要求企业尽量免费提供。实习时,企业要派专人负责指导学生生产,学校驻厂老师负责学生生活、安全以及学生实习中遇到的偶发事件沟通解决。企业针对学生实行适度的人性管理,对工作时段适当调整,学生工位尽量不分开,车间的班组长对待学生的失误态度要和蔼。驻厂老师要与学生同吃同住,必要时也要到车间陪学生,现场鼓励学生认真实习,并对实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学生实习满期由学校组织考核,考核主要依据是企业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学校特别重视受到实习企业奖励的优秀学生,作为典型,进行全面宣传。由于实习实现校企“双元”育人,学生实习效果好、质量高,学校实习工作获学生、家长、企业好评。
(长宁职校 王海彬、江海)
转自长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