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系列解读之三
今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对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系列要求:职业院校 “‘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落实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5年为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
专业课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专业发展的核心力量。长宁职校多年来,一直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建设,主要通过参加国、省“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企业锻炼、鼓励教师参考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等措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现有的91位专业课教师中,既有专业课教师资格证书,又有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有78人,“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85%。
尽管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学校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足。如所学专业与所任学科不对口或不相关的教师有26人,占专业课老师的28%。还有一些教师获证后,没有定期到企业训练或学校训练条件不具备,出现了知识老化和技能退化。
为了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将与人社部门、行业、企业合作,通过以下措施,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1.从企业中招聘“双师型”教师。与人社部门合作,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规定: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的规定,招收专业课教师。
2.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双师型”教师。学校出台具体办法,积极与地方企业和行业加强联系和深入合作,共同开办企业。例如,学前教育专业参与开办幼儿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参与开办旅行社,机械专业参与开设机械加工厂,计算机应用专业参与开办信息技术服务公司等。公司成立后,既聘任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占教师人数的比例不少于20%),又鼓励和要求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兼职,双向培养“双师型”教师。
3.通过外派培养。学校继续开展每年外派专业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双师型”培养计划。并实施外派专业课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至少实训一个月的规划。
4.通过技能竞赛培养。学校通过专业教师技能竞赛,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等途径,激励专业课教师自主学习技能,或相互学习技能,以此促进一般专业课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长宁职校 邹年华 梁平)
转自长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