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实施职业教育的“三全育人”工作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系列解读之二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进一步指出:“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
对于职业学校而言,立德树人就要通过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员育人。普教中校园与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接受与运用影响最大,而职教却是社会对行业的评价,家长对职业远景的规划,亲人朋友对职业素养的认知,以及企业对专业的要求和学校对学生的打造都会对职教学生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培养职业素养高尚、职业技能过硬的现代职业人才,就要社会、家长、亲朋、企业等全员育人。为了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长宁职校除了内部强化育人外,还建立了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并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家长、学校参加的五位一体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中,将育人目标列为第一任务。
全程育人。学校按上级要求,认真开展德育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精神融入课堂。各学科教学,特别是专业课教学,均将职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如每节课前将呼喊 “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内容。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职业精神培养还要发挥企业的作用,实现“双元”育人。所以学生每次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前,均要将对职业精神的体会与培养,列入实习任务,并作为实习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全方位育人。要求将立德树人覆盖到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实现育人无处不在。为此,从校园角度,学校将竹文化、牛文化、职教文化整合,形成具有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与职教文化相融合的校园文化,从而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在课外,学校组织十余个社团,培养学生的才艺,实现学校“一生一技一艺”的培养目标。社团活动促进了学校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育人氛围的形成,提高了学校育人水平。学校“青竹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市级先进志愿服务队;学校“雅艺舞蹈社” 被推荐参加省级优秀校园艺术社团评选;学校“青牛园书画社” 被推荐参加省级美育基地评选;学校“竹龙舞”与“竹杆舞”演出队是长宁县大型活动的重要参演节目;学生参加“文明风采”大赛三个获省级一等奖、一个获省级二等奖;此外,2016级计算机1班杜雨露被评为四川省最美中职学生。由此可见,“三全育人”,促进学校招生人数的增加,促进了招生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学校声誉提高。
近几年,长宁职校认真实施“三全育人”工作,使学校充满生机和希望。
(长宁职校 熊鸿焰 黄 艳)